最新消息 News

台積電差點成為「德積電」 張忠謀自傳淚憶護國神山造山史:當時我只剩一條路

新聞 2024-11-28 風傳媒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2018年退休後專注撰寫自傳,歷時六年終於完成《張忠謀自傳》下冊,涵蓋他從1983-2018年護國神山台積電建立及其奮鬥的歷史,張忠謀更在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透露,書寫過程如同再度經歷人生,尤其是回憶創業時的點滴,經常寫到掉眼淚,更開玩笑表示,比起少年、中年,「老淚是比較少了,可是感情還是一樣的。」

張忠謀自傳重新鋪墊一幕幕人生往事,以「第一視角」重回台積電乃至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歷史現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在德州儀器(德儀)的25年職涯、工研院院長的三年、以及他人生最重要的創業經歷——台積電。張忠謀不僅回顧了自己的成長過程,還描繪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造山運動」,將科技政策推手如李國鼎、孫運璿、方賢齊等,這些佔據全球半部半導體史的重要名字們,如何與張忠謀的生命經驗互相輝紀錄下來,帶讀者重新回到護國神山創立的起點。

張忠謀提到兩次與台灣「與命運的約會」,第一次在「德儀」任職,第二次是到台灣來,「原本我以為約會的地點是工研院,沒想到在台積電。」他提到若那個時候是德儀CEO,一定會在台積電募資時就投資,取替飛利浦成為台積大股東。如此一來,或許台積電就成為「德積電」。

從1983至1988年間,張忠謀曾三度辭職——分別是德儀、通用器材與工研院。當時,他形容自己如「過河卒子」,無退路可走。「我沒有錯,我只是輸了而已!」受訪時,張忠謀如此總結工研院院長任內感想。之所以這樣說,跟他擔任工研院院長三年期間的三大改革有關,其中只有創辦台積電一項算是成功,其他兩項失敗收場,還被貼上「欠缺人和」的標籤。

「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張忠謀說,57歲那年離開工研院後,將全部精力投入籌辦台積電,這才有了後來的成功。 此外,他也談及台積電創辦初期的秘辛,與曾是台積大股東飛利浦的微妙關係、 對台積電初期三位外籍總經理的評價、英特爾與蘋果的競合、對台積電未來的展外,以及美國總統川普所不知道的台積電勝出秘訣等。

轉自此處
返回最新消息返回首頁

Web 網頁連結

房屋貸款

土地貸款

房屋增貸

土地增貸

銀行增貸

不動產貸款

畸零地貸款

不動產借款

山坡地借款

房屋二胎貸款

土地二胎貸款

共有房屋借款

共有土地借款

持分土地借款

全省房屋借款

全省土地借款

持分房屋貸款

房屋提高額度

Web 網頁連結

房屋貸款

土地貸款

房屋增貸

土地增貸

銀行增貸

不動產貸款

畸零地貸款

不動產借款

山坡地借款

房屋二胎貸款

土地二胎貸款

共有房屋借款

共有土地借款

持分土地借款

全省房屋借款

全省土地借款

持分房屋貸款

房屋提高額度

借款須知

還款期限最低3期最常6期(以月計息),彈性還款讓您輕鬆按本月息攤還,利息計算年利率最高16%

範例:

以年利率16%為例,月息1.3%,每萬元利息130元

以江先生成功案例來說:江先生急需一筆50萬資金生意周轉,經煦家代書及禾林不動產團隊評估後,核貸給江先生的借款金額為50萬,且客戶月付為6500元

top